“多為蝦蜆誤”出自清代蔡顯引用《明史·張煌言傳》的詩句,原句為:“今所云‘為蝦蜆誤’,即《明史》所稱‘為高皇帝詿誤’也”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過去常常被蝦、蚌、蜆所迷惑。
“多為蝦蜆誤”的出處是哪里
“多為蝦蜆誤”出自唐代陸龜蒙的《漁具詩·罱》。
“多為蝦蜆誤”全詩
《漁具詩·罱》
唐代 陸龜蒙
有意烹小鮮,乘流駐孤棹。
雖然煩取舍,未肯求津要。
多為蝦蜆誤,已分笑。
寄語龍伯人,荒唐不同調(diào)。
作者簡介(陸龜蒙)
陸龜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農(nóng)學家、文學家,字魯望,別號天隨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江蘇吳縣人。曾任湖州、蘇州刺史幕僚,后隱居松江甫里,編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澤叢書》中,現(xiàn)實針對性強,議論也頗精切,如《野廟碑》、《記稻鼠》等。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,世稱“皮陸”,詩以寫景詠物為多。